水产养殖知识看这里:http://www.automatedpaychecks.com/Technicalservice.asp?borderid=13
1、钟老师,您好!我们平时往虾塘泼洒的氨基酸到底是为了培藻还是培菌啊?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各种说法都有,有些人说藻类不能直接利用氨基酸,必须是菌类先利用分解它,然后藻类才可以利用,按照他们的意思是泼氨基酸相当于是补菌了。老师您认为他们的说法正确吗?还有,如果是泼氨基酸是为了培菌,那为什么藻类会同时也很快繁殖起来呢?不是说菌类会抑制藻类的生长吗?谢谢!
您好,不要纠结于氨基酸是培菌还是培藻上,而是要纠结于如何使水产养殖水体中的生态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但在实践中的情况偏偏是不同的池塘,不同的养殖模式中的水体,往往生态系统的偏重性都不一样;
我们先来直接回答氨基酸是培藻还是培菌的问题,再来谈一谈如何维持水体中的生态平衡吧,这样说,可能您会更明白一些;
首先,直接来说一说氨基酸是培菌的,还是培藻的,在这里又要分成两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个方面是单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问题:从科学上来讲(不去理会池塘的特异性或不同实情),则回答是:氨基酸既是藻类的优质营养(氮源),也是菌类的优质氮源营养,氨基酸可以直接被藻类吸收和利用,也可以直接被菌类直接吸收和利用,氨基酸是菌类和藻类最优质的氮源营养,这一点不用质疑,非常确定,您想一想,组成鱼虾身体,细菌细胞中的菌体蛋白,和藻类细胞中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就如同葡萄糖是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一样),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内的蛋白,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所以,氨基酸绝对是最好的氮源营养,虽然藻类和菌类也可以吸收和利用氨氮,但终究也是要在体内经过转氨基作用,先转化成各种氨基酸,才能被组装成自身细胞的蛋白质,而在这个过程中是要消耗能量的,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转化过程的,而氨基酸也是小分子,可以轻易透过细胞壁被吸收,同时再分配下去,或再转化成其他氨基酸种类(蛋白质有18种氨基酸组成),再组装成蛋白质;显然,它是比氨氮还要好的氮源营养;
所以在市场上培菌也好,培藻也好,所用的氮源方面的营养,最好的就是氨基酸;但现在问题来了,就是您但一定要购买到优质的氨基酸产品,现实的情况就是市场上并没有太好的氨基酸产品,大多情况下是一些毛发,角质蛋白(蹄角和动物皮)制作的,往往并不是氨基酸单体,而是经过加工后,并没有完全分解成氨基酸单体,特别是角质蛋白类,根本无法做成氨基酸单体产品,而仍然只是多个氨基酸(角质蛋白加工的氨基酸产品往往是含硫氨基酸为多)组成的肽类,且这些肽类多含有双硫键,藻类并不能利用它们,一般是打不开双硫键的,市场上的氨基酸产品多是这种产品,所以恰恰给人一个感觉:“氨基酸效果不好”;
但是,如果您舍得花成本,用新鲜的或刚死不久的小杂鱼来发酵制作“发酵鱼露”(要发酵50天左右),或用屠宰场中的优质蛋白如鸡肉牛肉碎或猪肉碎或肉骨粉(不是羽毛或蹄角哦),加水加糖加淀粉质原料如玉米粉,加best365官网登陆_365bet体育投注在线_beat365在线平台网址
豆粕发酵剂来发酵25天以上,成为一种真正的氨基酸发酵液,再泼洒下去,您会发现,那种效果好到无法形容,但在这里,我强调一下,最好只是用于养殖前期(因为现代高密度水产养殖的中后期的水体中并不缺少氮源),目前来讲,我们的经验就是,用了“发酵鱼露”或发酵屠宰下脚料,一亩用量2-5公斤/亩,养殖前期肥水的效果绝对棒,并可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如绕路枝角轮虫类,并且不用担心藻类会被这些浮游动物吃光,会达成一个动态的平衡,水产养殖前期(对虾放苗后的30天以内),可以用一用这些发酵动物下脚料,效果确实好;
以上是从纯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个问题,说了这么多,我强调的问题就是市场上的氨基酸产品并不可信,当然不排除一些品牌产品有用好的原料制作加工的,我的意思是要用到真正的氨基酸产品(自己制作的更好),效果确实是好的,培藻培菌都可以,用于对虾养殖前期,可生成大量的天然饵料供对虾摄食,小龙虾养殖中则中后期都可以用,主要功能是长出的水草非常优质嫩绿,水草的茎都是嫩的,水色也非常好;
下面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这个问题:
现实中第一点就是您未必用到了真正的氨基酸产品,如上所述,这里不再累述;
现实中第二点就是,现代水产都是高密度养殖,往往到了中后期,水体中并不缺少氮源,水体中的残饵,粪便都是氮营养来源,包括氨氮,硝基氮,都是比较好的氮源,已经非常非常多了,没有必要泼洒氨基酸产品(中后期),再用氨基酸产品,哪怕是真正的氨基酸,也是多余的,甚至加重水体中的脱氮压力,造成水体氨氮和亚盐的超标;要知道,沉淀在水底的残饵粪便就非常多,在水体中体现出来就是氨氮亚盐超标,氨氮亚盐等也是氮源,但在中后期,水中的氨氮亚盐只是冰山一角,土塘底部的残饵和粪便却是真正的冰山,它们不断释放出氨氮和亚盐和硝酸盐,它们都是氮源营养,菌类和藻类都可以利用它们,虽然不如氨基酸好吸收和利用,但仍然也是比较好的氮源营养,足够多了;
从现实的角度的第三点,就是藻类和菌类,不仅仅需要氮营养,还需要碳营养,应该说,碳营养需要量更大,您想一想,构成藻类和菌类细胞中的碳元素,占到了50%以上,氮元素只占到6-8%,可想而知,无论是菌类还是藻类,需要碳营养更多于氮营养,只是以前传统的低密度水产养殖中,以培藻为主,而藻类需要的碳源,主要是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在水体中比较多,也不需要我们去额外去补充二氧化碳,人们就忽视了这个碳营养,而重视氮营养(低密度养殖情况下),所以,水库养鱼多用粪便,甚至尿素和碳氨也泼洒使用;
但现代养殖慢慢转向高密度养殖,精养池塘等,养殖密度的加大,造成粪便残饵的量越来越多,这些粪便和残饵就是氮源营养,可以说,养殖中后期,水体中并不缺少氮源营养,反而缺少的是碳源营养,凡事讲究平衡,换成一个述语,就是讲究“碳氮比”,养殖前期水体中缺氮时(碳氮比高时)就可以用氮源(如氨基酸产品,“发酵鱼露”等),而到了中后期,粪便残饵积累多了,造成碳氮比显着降低了,就要用碳肥了,即“发酵碳肥”(如“发酵米糠液肥”“发酵麦麸液肥”或“发酵玉米液”),用碳来压制氮,平衡碳氮比;形成一个良性的水体生态平衡;
地球生物圈的平均碳氮比是25比1左右,用来维持地球物质上的生态平衡,养殖水体到了中后期,水体中的自然碳氮比为10比1左右,不利于生态平衡,就要用“发酵碳肥”来平衡;以促进水体物质循环,特别是促进水体的氮循环,不让氨氮和亚盐超标,这是物质基础;
也就是说,您不必纠结于氨基酸氮源,是培菌还是培藻,而是要纠结于池塘的生态系统中的碳氮比是否平衡;
现代养殖是高密度养殖水体,残饵粪便都分解不了,在地球生物圈中,分解者的角色是微生物,即菌类,所以,高密度养殖中,用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即高菌相养殖,有句话是说:“高产养菌”,即您要想高产量,就一定要养菌,以高菌相养殖为主,道理很简单,高产必然是高密度养殖,而高密度养殖必须造成残饵和粪便太多了,而残饵粪便多,自然要有菌去分解它们,所以,必须是高菌相养殖,即“高产养菌”的概念;在高产养殖中,分解者即菌类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一个问题,高产如何养菌,如何使菌相高(即水体中的菌含量高),这就要了解菌类需要什么样的营养类型了,菌类需要的氮源营养,前面已经说过了,氨基酸是最好的菌类的氮营养,但高密度现代养殖水体中,前面也已经说过了,中后期水体中并不缺少氮源营养,那么缺少什么呢,答案是缺少碳源,因为菌类需要的碳源,可不是象藻类那样需要的是二氧化碳,大多数菌类需要的碳源却是有机碳源,即糖类,淀粉质类,前者是速效碳源,后者是缓释碳源,相辅相成是最好的,即糖也用,缓释碳源也用,光用速效碳源,则菌相没有后劲,迅速消耗完了速效碳源(糖),突然没有了碳源,会造成倒菌,所以,我更推荐缓释碳源,即“发酵碳肥”(例如“发酵米糠液肥”,“发酵麦麸液肥”,“发酵玉米液”等),中后期要大量用,用缓释碳源来培菌;
您说菌类会抑制藻类,这句话是错了,您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已,菌类不会去直接抑制藻类的,没有抑制这一说,或者说不能说菌类会杀死藻类,菌类是绝对不会去杀藻的,菌类没有杀藻的作用;菌类太多,确实会造成藻类减少,但这只是一种营养竞争而已,菌类与藻类有重复的营养需求:它们的营养竞争主要集中在对水体中微量元素的竞争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先从氮源上说,养殖中后期根本不缺少氮源,哪怕是藻类和菌类共同利用也是足够了;再说碳源,藻类需要的碳源是二氧化碳,一般是不缺少的,但菌类需要的是有机碳源,后期非常缺少有机碳源,所以,必须补充“发酵碳肥”,补充后,藻和菌都不缺少碳源;唯一竞争的就是水体中有限的微量元素,但也要分养殖模式而定,土塘养殖中底泥中并不缺少微量元素,主要是高位池有排污和辅膜底的池塘才缺少,用菌量高了后,藻相就相应减少,但高位池有较强的增氧设备,藻类的主要功能还是提供溶解氧,所以,也并不要紧,同量,工厂化养虾中,增氧设备更强,本身是室内养殖,根本不在乎藻相,甚至藻相因为难以控制,有一些人,甚至用到了无藻养殖模式,即不想用藻,藻相所提供的溶解氧,用增强增氧设备来达到,这就是现实,现实是您要高产,就要大量的菌相来分解鱼虾粪便和残饵,至于溶解氧,靠增氧设备来维持;
象一些地方,如福建的土塘,喜欢把底部冲洗得干干净净的,则可能缺少微量元素,不过,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建议就是少量多次的在中后期泼洒使用“发酵米糠液肥”和“发酵麦麸液肥”等,因为米糠和麦麸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都是非常丰富的,米糠和麦麸中还含有蛋白质14%左右,发酵后也会有氨基酸产生,米糠和麦麸的碳氮比是22比1,更偏重于补充碳源,但氮源也补充(且是优质的氨基酸和小肽氮源),少量多次的泼洒它们,可以维持一个良性的菌和藻的平衡,甚至可以预防高温季节的倒藻倒菌现象等;
总之我们现在高密度养殖中,遇到的问题,更多的是后期藻相过浓,而不是过稀,并不存在藻类培养不起来的情况(中后期),不要看个案,要看整体现象都是中后期藻类过浓造成养殖的不利因素,很多高手提出做无藻养殖概念,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现代水产养殖设施更为完善和增氧措施更加多样化,从而有条件做无藻养殖(倒藻的危害是巨大的),而藻相确实也是很难人为控制的东西,但菌相却是可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