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生产技术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猪业连续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养猪生产的发展, 已基本结束了靠数量扩充的发展阶段, 进入提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为了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近年来, 特别是规模养猪场(户)在良种、全价配合饲料的应用和饲养技术等方面, 有了长足发展, 显着提高了科学养猪水平。但在现实生产中, 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益。 本文仅就三元杂交瘦肉猪生产作一综述,以期为广大养猪场(户)朝着科学与创利的方向发展自己的事业提供参考。
一、 瘦肉型猪的概念
猪是蓄积脂肪能力最强的家畜。 猪油曾经是人们最喜爱吃和主要的追求食品。所谓瘦肉型猪, 不是说猪只长瘦肉而没有脂肪, 只不过屠宰后的胴体瘦肉率较高罢了。我国原有地方猪种的胴体瘦肉率一般不超过45%; 国外瘦肉型猪种, 胴本瘦内率可达到60%以上。瘦肉是人们食品中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日益被重视。 所以发展瘦肉型猪生产可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和今后商品猪生产的主要方向。 中等以上城市和沿海地区, 分项卖肉,瘦肉的价格已超过肥肉1倍以上。 具有60%以上的高瘦肉率的瘦肉型猪, 在以上地区受到欢迎,能卖上好价钱。 原来的“三化”养猪, 以地方猪为母本生产的二元杂种一代商品猪,膘厚, 瘦肉率低, 已丧失市场竞争能力, 不但卖不上好价钱, 而且滞销。
我国养猪生产已由原来的为种田养猪或完成上交任务养猪走向专业化,逐步形成为独立的专业部门。 生产面向市场, 市场决定生产。 为了提高养猪效益,必须提高猪肉质量。 当前, 胴体瘦肉率是衡量猪肉质量高低的最重要指标。 可以说发展瘦肉猪生产在我国现阶段是生产者的消费者的共同愿望。 健康发展商品瘦肉猪生产需要完整的配套技术。
二、 选择适宜的亲本品种和杂交组合
1. 亲本品种的选择
瘦肉型猪相对产瘦肉多。1头90千克体重的瘦肉型猪,比同一体重的一般猪可多产瘦肉5—10千克, 并且瘦肉型猪生长较快, 饲料报酬高。所有瘦肉型品种的猪, 都是经过人们长期选择培育形成的。 由于各品种培育过程中的方法和条件不同,形成了品种各自的特点, 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 表现出不同的各种性能。品种是优质高产的根本, 为使优良品种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同必须为之提供适合品种特点要求的饲养管理条件。在发展瘦肉猪生产中, 各地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通过引种观察, 推广瘦肉率高而又能适应当地饲养管理条件的品种。
在国外养猪生产中, 品种越来越少, 四五个所谓标准化品种竟占去了种猪总数的80%以上。国外主要瘦肉型品种猪, 我国目前都有。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各地环境条件差异很大,各场引进后的选育程度不一, 还有些场家只用不选, 致使同一品种, 来自不同场家,其性能表现相差甚元。 各地在发展瘦肉猪生产中, 为了保证引进品种纯正、 性能优良的种猪。一定要从正规的种猪场购买种猪。 一般情况下, 亲本越纯, 性能越高, 其杂种后代商品肉猪所表现出来的杂种优势越显着,性能也越高。
为帮助大家正确选择和使用瘦肉型品种猪, 将常用品种主要优缺点简介如下:
瘦肉型品种猪特点:
优点 缺点 杂交利用
长白猪
繁殖性能好瘦肉率高 四肢显纤弱,肢蹄病较多;对饲料要求较高 第一父本或母本
大白猪
繁殖性能好;瘦肉率高, 肉质好;适应性较好 蹄不够坚实 母本或第一父本
杜洛克
体质结实; 肉质好 繁殖性能较差体长偏短 父本
2. 当前为什么提倡三元杂交瘦肉猪生产
猪是经济动物, 许多经济性状都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世界养猪发达国家, 在商品猪生产中, 杂种占90%以上。 七十年代后期, 我国提出了“母猪地方良种化,公猪外来良种经肥猪杂交一代化”。 “三化”不仅对提高我国的科学养猪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我国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的保存利用起了重要作用。
不同品种(品系)的公母猪交配叫杂交, 所生后代叫杂种。 杂种的许多性能表现往往超过父母亲本同一性状的平均值,超过的部分就叫杂种优势。 在养猪生产中,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有计划的组织杂交,就可以利用杂种优势, 有效挖掘猪的遗传潜力, 快速高效的提高商品猪生产。所以这种杂交又叫经济杂交、 生产性杂交或利润杂交。 上面说的“三化”养猪,就是最简单的两品种(又称二元)间的经济杂交。 二元经济杂交, 方法简单,后代杂种优势明显。 但是由于双亲都是纯种, 本身没有杂种优势, 特别是繁殖性能方面的杂种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在商品瘦肉猪生产中, 由于母猪是本地纯种, 杂种后代商品猪的胴体瘦肉率一般只有48%—50%,不能满足现在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为了克服两品种杂交的不足, 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和提高商品肉猪的胴体瘦肉率,就要有计划地推广三元杂交, 以提高我国商品瘦内猪生产水平, 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商品瘦肉猪的需要。
3. 三元杂交瘦肉猪生产的主要形式及其评价
所谓三元杂交, 就是说杂种商品肉猪的亲本有三个品种。这三个品种先后经过二次杂交, 是后得到三元杂种后代。 参与第一次交配的两个品种中,母猪所属的品种犯法为母本, 公猪所属的品种叫第一父本。 显然, 第一次交配得到的后代是一代杂种(F1)。选择F1中优良母猪作种, 再与第三个品种的公猪交配, 所生后代全部充肥, 就是三元杂种商品肉猪了。参加第二次交配置公猪所属品种称为第二父本。 对第二父本来说, 三元杂种商品肉猪依然是一代杂种。
从三元杂种商品肉猪产生过程可以看出, 其父母代中,父亲是纯种, 而母亲是一代杂种; 祖代的两个亲本都是纯种。 比起二元杂交来,杂交程度高, 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基础, 表现出更高的杂种优势, 一般可在二元杂交基础上再提高2—5%。在父母代中, 母本是一代杂种, 特别是在繁殖性能方面, 如产仔数、 泌乳力等,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是二元杂交中的母本所没有的。 但是, 与二元杂交相比,需要维持三个纯种新本, 又要保留一代杂种母猪, 杂交繁育体系较为复杂。
不过, 与更多亲本的多元杂交相比, 三元杂交所需要建立的良种繁育体系是最简单的一种,相对组织实施比较容易; 并且在商品猪杂种优势的表现, 三元杂交与其他多元杂交相当。所以, 发展我国的商品瘦肉猪生产, 当前应以三元杂交为主。 近年我国已引进了一些配套系。尽管其生产性能可能更高, 但由于繁育体系复杂, 尚难以在社会养猪生产中推广,各地也不宜从中引进单一亲本或父母代。
在发展我国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生产中, 由于亲本品种不同,主要是母本的品种不同, 虽然具体组合很多, 但主要有二大类型, 即内三元和外三元。
我们讲内三元, 就是三个亲本中的母本是地方良种,商品猪为洋洋本; 外三元的三个亲本都是外来瘦肉型品种, 商品猪为洋洋洋。
4. 两种三元杂交类型的优缺点评价
(1)内三元 内三元杂交中的母本是地方良种。我国地方良种猪一般都有良好的繁殖性能, 产仔多, 母性好。 同三元以充分发挥我国地方良猪种繁于性能好的特点,并且地方良种适应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其杂种后代比较好养, 推广容易。但是, 随着人们对肉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洋洋内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 胴体瘦肉率一般都超不过56%,已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缺乏竞争力。
内三元一般的杂交方式多采取以长白猪或大约克夏猪为第一父本,与当地母猪交配再以杜咯克为第二父本, 与一代杂种母猪进行第二次交配。 我国猪种都是有色毛,杜洛克(红毛)为第二父本, 商品肉猪毛色较杂。 毛色虽无直接经济价值, 但它是本品的标志,往往影响人们的心理。 为克服商品代毛色的杂乱, 有些地方采用大长本或长大本的杂交形式;或者把第一和第二父本在杂交中草药位置调换一下, 都是可以的。
(2)外三元 三个亲本都是外来瘦肉型品种的杂交,被称为外三元。 在国外, 长白和大白繁殖性能好, 通常用于第一轮杂交, 并且可以互为父母本,而以杜洛克或汉普夏为第二父本, 生产杜(汉)长大或杜(汉)大长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我国的外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生产也应以此杂交形式为主。 外三元商品肉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 胴体瘦肉率高达60%以上, 有很好的市场竞争能力, 可以卖上好价钱。但是, 因为三个亲本都是国外的高度培育品种, 因而要求较高的饲养管理条件,在低营养水平下, 其高产性能难以充分发挥。
为了得到好的饲养效果和效益, 在推广三元杂交瘦肉猪生产时,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生产条件的杂交形式。 在饲料资源, 特别是蛋白质饲料不足的地方和农民零散饲养,肥猪就地销售, 推广内三元杂交可得到较好的饲养效果。 在饲料资源丰富的地区、城市郊区, 特别是商品猪主要销往沿海和大城市的养猪场(户)应以外三元为主,以争取卖上好价钱, 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三、 顺利推广三元杂交的主要环节
1. 亲本的选估提纯
杂种来源于纯种, 亲本越纯, 性能越高, 其杂种后代表现越好。根据亲本品种在杂交中的作用, 对母本品种和父本品种的选择要求应有区别。
母本品种的选择, 把重点放在繁殖性能和适应性等方面。而父本的选择则应强调生长快、 饲料报酬高、 胴体品质好等。
2. 筛选最佳杂交组合
即使都是瘦肉型品种, 不同品种(品系)间的杂交,杂交效果的差异也是很大的。 要选择杂交效果最好的组合推广。 所以, 决定推广杂交组合以前要进行配合力测定,即杂交组合试验。 由于种种原因, 不能一次做许多个杂交组合对比试难, 可以根据有关理论,参照已有资料, 进行实际社会调查, 综合做科学预估。
杂交组合试验一定要考虑当地实际饲养水平, 以增强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3. 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是发展三元杂交瘦肉猪生产可靠的组织保证,三元杂交瘦肉猪生产中的良种繁育本系由商品代、 父母代、 祖代和曾祖代四级不同类型的猪场组成,各场性质不同、 作用不同。 商品场以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瘦肉型三无杂种内猪为己任;父母代场专门为商品场户生产育肥用三元杂种仔猪; 祖代场则进行二元杂交, 以为父母代场补充更新所需一代杂种后备母猪。曾祖代是这个繁育体系中的宝塔尖, 它的作用是保证源源不断地向祖代、 父母代(父本)供应高性能的纯种亲本。良种是优质高产的根本。 良种繁育体系就是一个严密的制种工程。 顺利实施制种工程需要统一规划,上下配合, 密切协作, 明确分工。 不然的话, 胡乱杂交, 种猪质量得不到保证,是不可能得到最好的杂交效果的。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 杂种优势只有在一代杂种身上表现最显着。所以中有建立健全的四级良种繁育体系, 才能保证三元杂交瘦肉猪生产获得最好效益。在这个良种繁育体系中, 县(市)以下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 应致力组织好所需亲本的扩繁和一代杂种、母猪的生产, 一代杂种母猪生产搞好了, 高性能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就有了保障。一代杂种母猪需要数量多, 宜小型分散设场, 以方便群众; 但要加强管理, 同样应执行种猪经营许可证制度,以保证质量。 曾祖代覆盖面积大, 影响也大, 必须在省统一规划下分地区相对集中建场。曾祖代必须保持较大的猪群规模, 并有较强的技术力量。
4. 改善饲养管理, 提高营养水平
猪是杂食动物, 能利用多种饲料。 猪所需要的并非饲料本身,而是从吃进的饲料中摄取其营养成分。 据研究, 猪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30多种,就所需要营养物质面言, 瘦肉型猪与其他类型的猪没有什么不同; 但在饲养实践中,对瘦肉型猪的饲养又不能完全跟养一般猪一样。 首先瘦肉型猪, 特别是三元杂交瘦肉猪,日增重高, 生长快。 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 当任何一种营养物质得不到满足时,高产生产潜力都不能充分发挥。 本人在以皖南花猪为对象的杂交试验中, 在标准饲养下,三元杂种日增重667.14克, 显着高于二元杂种的521.96克。 但在一次接近有啥喂啥的低水平下,三元杂种的日增重476.37克, 反而低于二元杂种481.19克。 第二, 瘦肉型猪,瘦内率高, 增长的体重中瘦肉多。 瘦肉就是蛋白质。 猪所需要的蛋白质必须从饲料中得到满足,所以, 广辟饲料来源, 特别是蛋白质饲料的补充, 对三元杂种瘦肉猪显得特别重要。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蛋白质营养, 实质就是氨基酸营养。 对猪而言有10种氨基酸称为必须氨基酸,其中任何一种缺少都会降低整个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在各种必须氨基酸中, 对猪、赖氨酸往往是第1限制性氨基酸而常常不足。 实践证明, 在普通混合饲料中, 能按0.1~0.2%添加化学合成的赖氨酸,可以显着提高饲养效果, 经济上是合算的。 另外, 瘦肉型猪腹线平直, 肚子较小;食欲也往往比其他猪差些。 因此, 要注意饲料加工调制提高适口性; 各类疏松多汁糟渣类饲料和粗饲料比例不能太大,以保证营养浓度使猪尽可能多吃一些, 而吃的饲料虽较少, 而营养却能基本得到满足。
当前商品猪食欲持续走低, 养猪处于亏本的形势下,各地业务技术部门, 应认真帮助广大养猪场和千家万户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合理解决自配料, 以降低成本, 提高饲养效益, 保护群众养猪积极性。 帮助群众解决自配料,一方面是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 让更多的人懂得猪的饲料与营养, 另一方面就是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的预混料或浓缩料,改变传统的一瓢潲水一把糠, 有啥喂啥, 饲料单一的状况。
四、 科学饲养瘦肉型商品肥猪
养猪生产的最终产品是猪肉, 育肥猪约占猪群总头数85%。养好育肥猪, 提高出栏率, 提高出栏商品肥猪质量, 对节约饲料, 降低成本,增加养成猪效益都有重要的意义, 要力求用最少的饲料和劳力, 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优质猪肉。
体重的增加是皮、 骨、 肉、 脂等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增长的总体反映。俗话说“小猪长骨, 中猪长肉, 大猪长膘”。 研究证明, 体重越小骨肉生长强度越大,而脂肪的沉积则越大越强烈, 即猪的体重越小, 胴体瘦内率越高。 所以饲养瘦肉型商品猪要适时出栏。一般说来, 生长育肥猪吃进能量越多, 增重越快, 屠宰率越高, 而背膘越厚,瘦肉率越低; 蛋白质不足不仅影响增重, 也影响肌肉的生长。
实验证明, 生饲优于熟饲; 湿喂可以减少浪费, 便于采食,更优于大量加水稀喂; 颗粒料投食方便, 浪费少, 并且能提高消化率。 但加工费用增加,维生素损失较多。
限量饲喂与自由采食。 限量饲喂, 一般是一天分几餐投给一定量的饲料,每顿都必须吃干净, 往往猪不能吃到足够的采食量。 因此常使日增重受到影响;但背膘薄, 瘦肉率较高。 自由采食, 是让猪任意吃, 有利于增重, 但胴本背膘较厚,瘦肉率低。 因此饲养瘦肉猪应改变传统养猪习惯, 前期不应限量, 后期适当限量以利增重又有利于提高瘦肉率,那种前期吊架子, 后期催肥的饲养方法是不适宜的。
总之, 商品肥猪的生长和胴体瘦肉率的高低是由品种性能好坏,饲料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技术共同决定的。 推广三元杂交瘦肉猪生产, 一定要在选择良种(包括杂交组合)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先进科学技术,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