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反刍家畜消化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瘤胃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作用,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被降解成单糖,并转化为挥发性的脂肪酸和二氧化碳等,挥发性脂肪酸为反刍动物最大的能源(约占60—70%)。而饲料中的蛋白质也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氨基酸、氨,再合成微生物菌体蛋白质,供畜体利用,作为畜体的蛋白质来源,菌体蛋白质占60%以上。
由于反刍动物的上述消化特点,很多人认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消化能力和微生物区系已经很发达了,所以他们认为,微生物和酶等生物制剂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效果是有限的,其实不然,相反,不论是直接添加或对秸秆等反刍动物饲料进行预处理等,外源性的微生物制剂和酶制剂对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率的提高,都起到了互补和显着的促进作用。
以活力99生酵剂和粗饲料降解剂为例:前者以微生物为主,后者以酶制剂为主,都含有微生物和酶制剂及活性助剂,主要的微生物有:双岐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腊状芽孢杆菌、纳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嗜热链球菌、铁红假丝酵母、异常汉逊酵母、扣囊拟内孢霉酵母菌、皮状丝孢酵母、红酵母、光合细菌、噬菌蛭弧菌、放线菌和米曲霉、黑曲霉、溜曲霉菌等。主要的酶品种有: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等。
新生反刍动物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其瘤胃发育、提早断奶和调节瘤胃的pH值。如乳酸菌较致病菌更耐受酸性条件,可在较低pH值下存活。乳酸菌除产生有机酸外,还可产生次生性代谢产物和抗微生物蛋白,这些物质可以抑制肠道病原菌和调节肠道的PH值
促进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发育和提高断奶瘤胃的发育对幼犊迅速适应固体食物十分重要,其发育依赖于与纤维性日粮的接触和挥发性酸(VFA)的刺激,而后者的产生则需要细菌和底物。在瘤胃发育过程中,细菌和底物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开食料(断奶前)中使用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米曲霉的提取物。则乳酸菌可改变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功能。给黑白花犊牛饲喂含有嗜酸乳酸杆菌的发酵乳30天,其反刍时间比对照组长,但对生产性能无影响,瘤胃微生物也未发生变化。犊牛、羔羊开食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采食量,但对瘤胃代谢没有影响。酵母培养物对幼犊的影响是通过提高并稳定瘤胃pH实现的,其作用方式类似于成年反刍动物。犊牛添加米曲霉提取物,能提早断奶,提高瘤胃微生物活力(任鹏,1997)。这些微生态制剂可以减轻反刍动物的应激,并且使其在生长和育肥期间始终保持旺盛的消化能力。
反刍动物刚出生时,消化道处于无菌状态,胃肠道pH近似于中性,在此环境中微生物繁殖十分迅速。然而,中性条件同样有利于肠道病原菌的生长。反刍动物肠道内一旦建立了产生乳酸的微生物种群,就可以抑制病原菌在肠道内定植。
对幼龄反刍动物作用的具体机理是:①产生乳酸,从而抑制大多数的肠道病原菌生长;②在肠道中定植,从而阻止了各种病原菌与肠上皮细胞的结合;③生产大量的抑制性的特定代谢产物,如乳酸链球菌素,从而对特定的病原菌有直接杀灭作用;④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这是微生物细胞的抗原组分刺激动物的免疫系统,从而锻炼了反刍动物的免疫系统;⑤酵母菌培养物可以吸附细菌,阻止其在肠道定植。⑥建立有益菌群占绝对优势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从而使幼龄反刍动物有一个很好的生长起点,瘤胃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好坏对它们将来的生长和消化吸收功能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