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胃溃疡主要是指猪胃壁的黏膜层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是目前危害养猪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规模化猪场母猪的发病率为2%~3%,病死率为80%~90%,分原发性胃溃疡与继发性胃溃疡两种。
1. 原发性胃溃疡
原发性胃溃疡,可能与饲料品质、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例如:
⑴ 饲料粗硬不易消化,缺乏足够的纤维(纤维也不能过量,以青绿多汁青饲料补充饲喂最好),粉碎得太细;
⑵ 长期饲喂高能量特别是玉米含量过高的饲料,在谷类饲粮中不适当混合大量有刺激性的矿物质合剂,胃酸过多,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B1、硒等,以及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过多;
⑶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影响导致;
⑷ 环境因素:噪音、拥挤、疲劳、闷热,限位栏中猪的活动长期受限制,猪舍通风不良,环境卫生不佳,猪舍狭窄;
⑸ 管理因素:不合理的管理,对猪不良好的态度造成的恐惧、疼痛、妊娠、分娩、过多打扰猪(如经常转群、称重),饲喂不定时、突然换料,猪体质衰弱,长途运输、饥饿等应激反应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2. 继发性胃溃疡
继发性胃溃疡,可见于急、慢性胃卡他导致的卡他性溃疡和胃肠炎症导致的炎症性溃疡。霉菌感染(特别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胃溃疡的病例较多,尤其是小猪的易感性高。还继发于血矛线虫病、黏膜病、口蹄疫、水疱病、痘病、猪有齿胃虫病、慢性猪丹毒、蛔虫感染、高铜中毒、维生素E缺乏、肝营养不良。
3. 临床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于50公斤以上生长迅速的猪只,以及饲养在单体限位栏中的母猪多发,但大多发生在炎热的夏秋季节。病猪表现为厌食、腹部不适、肠道运动异常,导致便秘或腹泻、胃出血及黑粪症等。初期胃轻微出血,表现消化不良,往往不易察觉。当胃穿孔后,伴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可导致猪迅速死亡。本病按发病方式可分为隐性、慢性和急性3种类型。
3.1. 隐性:
病猪无明显症状,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几乎不受影响,在屠宰后才被发现。
3.2. 慢性:
病猪食欲减退或不食,体表和可视黏膜明显苍白,时有吐血或呕吐时带血,弓背或伏卧,因虚弱而喜躺卧,渐进性消瘦。开始时便秘,随后排煤焦油样粪便,潜血检查呈阳性。病情有时恶化、有时缓解,引起消化障碍和腹痛。少数病例有慢性腹膜炎症状。病程为7~30天。
3.3. 急性:
本病急性发作时,由于溃疡部大出血,病猪可突然死亡。也有的病猪在剧烈运动、相互撕咬过程中或之后及分娩前后突然吐血,排煤焦油样血便,体温下降,呼吸急促,呼吸次数达40~60次/分,腹痛不安,体表和可视黏膜苍白,体质虚弱,终因虚脱而死亡。当病猪因胃穿孔引起腹膜炎时,一般在症状出现后1~2天死亡。
3.4. 胃溃疡的理化诱因
组胺类是引起猪胃溃疡的主要相关因素,且可被现行生猪生产体制激化;发病的关键步骤是组胺介导的酸分泌。组胺是猪胃分泌活动的强大激活剂。Kokue等将含组胺的油类注入胃中,查明了从角化过度到角化不全、脱上皮以至溃疡形成的病变全过程。但是如果用导管将胃分泌物引流则不发生任何病变,从而揭示了内源性分泌与溃疡形成的关系。注入组胺后3小时发生严重出血,9~12小时后出现溃疡。这种结果已经内窥镜检查被反复证实。
4. 剖检病变
病死猪皮肤苍白,呈极度贫血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胃黏膜出血、糜烂、坏死溃疡。病变的主要部位在猪胃的贲门部,常散在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形态不同的糜烂或溃疡。糜烂为数众多,位于浅表且细小。溃疡多为散在,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由3~5毫米至50~60毫米不等,可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
胃显着膨大、胀气,胃底幽门区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糜烂和陈旧性溃疡瘢痕;胃肠内容物颜色变红、混有血液,有的小肠也充满气体,脾肿大;肌肉苍白,呈现出血性贫血变化。
严重的造成胃局部穿孔,继发腹膜炎。
5. 诊断
本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症状是粪便变黑、皮肤和黏膜明显苍白,取可疑粪便做潜血检查可以诊断。
急性病例表现食欲废绝,疼痛不安,皮肤苍白,特别在鼻端皮肤毫无血色,体温下降(35~36.5℃),呼吸加快(95~100次/min),粪便呈黑褐色,经匿血检查(联苯胺醋酸和过氧化氢试验)为强阳性,病猪在1~2 d内即死亡。慢性者也表现贫血、皮肤苍白,时有呕吐,食欲减少,常常呆立、恐惧不安,有时张嘴露舌,病程较长。
6. 治疗防治
采取对症治疗,包括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止血、补血(止血敏、安络血、牲血素等),收敛(次硝酸铋等),镇静、止痛(氯丙嗪等),抗菌(青、链霉素等),壮补(葡萄糖生理盐水等)。
避免和减少应激,改进狭栏、地纲不合理的结构,减少对猪体机械性的损伤,改粉料为湿料增加适口性,发现早期病例(贫血、不安、粪便匿血)即用次硝酸铋防治。
6.1. 中和胃酸
有报道称中和胃酸、防止胃黏膜受侵害,可用氢氧化铝、硅酸镁或氧化镁等抗酸剂,使胃内容物的酸度下降。也可以适当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粉,添加量为饲料量的0.3~0.5%。
6.2. 保护溃疡面、止血收敛
保护溃疡面、防止出血、促进愈合,可于饲喂前投服次硝酸铋5~10克,1天内分3次服完;也可喂服鞣酸蛋白,每次2~5克,每天2~3次,连用5~7天。
此外,为维持食糜的正常排空,可用聚丙烯酸钠每日5~20 g溶于水中饮服;或以0.5%~5%的比例混于饲料中饲服,连用5~7 d。
6.3. 镇静、止痛
注射镇静药,如盐酸氯丙嗪,猪每次每千克体重1~3毫克;但是镇静药属于管制药,盐酸氯丙嗪可能不易购买。
6.4. 壮补抗菌等
对几个万头猪场调研服务发现,饲喂自配料的猪场发生母猪胃溃疡比例较高,采用以下方法,治愈率高,收到了良好效果。
不食的母猪(150千克左右)按以下顺序依次在1天中不同时间分别静脉注射:
① 维生素C 20毫升;
② 0.9%氯化钠500毫升,另外肌注止血敏20毫升;
③ 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毫升+维生素B610毫升+维生素B1210毫升+肌酐10毫升,混合注射;
④ 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毫升+鱼腥草20毫升,混合注射;
⑤ 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1克氨苄西林7支。
第2天病猪即能采食青料,食欲减退的母猪会恢复食欲。
视情况可在以后7天内每天注射头孢噻呋钠1克、止血敏10毫升、鱼腥草20毫升,第7天注射牲血素10毫升,以上用药量随母猪体重适当增减。每天逐渐增加青料和精料。病愈后的母猪在第一个情期即能正常发情配种。
7. 其他防治方法操作技术
7.1. 治疗方案一:
① 用0.2%亚硒酸钠8毫升肌肉注射,每3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2一3次。若能配合维生素E,按每公斤体重250毫克肌注,效果更佳;
② 用0.5%~5%聚丙烯酸钠10毫升灌服或拌饲料喂服,每日2次,连续用7天。此药有粘涩性,对胃肠道粘膜能起保护作用,可缓解胃酸侵害,抑制胃溃疡的发生;
③ 灭吐灵3毫克肌注(60ml),每日2次(可制止呕吐,消除胃气胀);有呕吐和胃气胀的加选此项。
④ 阿托品5mg或6542(东菪莨碱)3ml肌注,每日2次(解除胃痉挛,镇痉作用);有症状者加选此项。
⑤ 安络血10ml肌注或维生素(K3)10ml肌注,每日2次,连用2一3天(止血)。
7.2 治疗方案二
① 消除过敏性反应可用抗组胺药物,扑尔敏5~1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② 粪便变黑胃出血时口服鞣酸蛋白,每次2~5克,每天2~3次,连用3天;
③ 保护胃黏膜和溃疡面,防止出血,促进愈合可于饲喂前投服次硝酸铋,每次5~10克,每天2次,连用3~5天;
④ 对胃出血比较严重的可肌肉注射维生素K,每千克体重2毫克肌肉注射;
⑤ 健胃助消化可用人工盐每次10~20克或酵母粉每次5~10克,每天2次;或使用best365官网登陆_365bet体育投注在线_beat365在线平台网址
粗饲料降解剂发酵饲料几小时(发酵含水量为100斤饲料加水60~80斤);同时适当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防止感染。
8. 预防
① 规模化猪场母猪的胃溃疡等消化道问题,要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饲料中玉米等粉碎过细,饲料颗粒度宜在600微米以上;
② 饲料中加入草粉或青饲料使饲粮粗纤维含量达到7~9%范围内;保证饲料中维生素E、维生素B1、硒的含量;对种猪没有必要用高铜作促生长剂;在饲料中添加0.2%聚丙烯酸钠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饲料中应添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胡萝卜打成粉浆状以5%以上掺入饲料中喂种母猪;
如果您的猪场生长育肥猪中常发生胃溃疡症状,则要注意加强管理,定时定量有规律地喂猪(不能时饱时饥,或频繁变换饲料),注意饲料粉碎粒度外,如果又不能避免使用高铜饲料,用铜作促生长剂时,饲料中同时应该添加碳酸锌作抗铜致溃疡添加剂。
③ 每年冬天用0.2%亚硒酸钠8ml肌注或春、秋防疫时用0.2%亚硒酸钠液4ml稀释猪瘟、猪丹毒等活疫苗肌注;
④ 减少频繁的转群、运输、驱赶,防止猪相互撕咬。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应激刺激,尤其是要注意高温、寒冷、分娩、转群、饲料突然改变等所引起的应激不良现象
⑤ 保持猪舍冬暖夏凉,加强通风,保证饲养密度适宜,猪舍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猪的自由活动。
⑥ 规范驱虫操作程序,如采用四加一驱虫方式,即种猪母猪一年驱虫四次,育肥猪则在60~70日龄驱虫一次,一旦制定规章制度,则要雷打不动执行,这是利用寄生虫三个月一个生长繁殖周期的特点来制定的驱虫的科学制度,因为普通驱虫药往往只能成虫有效,而虫卵和蛹效果较低,如果每三月一次驱虫,则可保证猪场寄生虫的危害减少到最低,至于育肥猪,则60~70日龄驱虫后,也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段内,就育成出售或屠宰了。
对饲喂自配料的猪场推荐使用母猪配合饲料,一般饲料厂生产的母猪配合饲料严格按照母猪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确定母猪的营养需要,容易消化吸收,先进的生产工艺保证了饲料的粒度适中,母猪能高产稳产。